如何看待医疗可穿戴设备的投资?

来源:建投华科作者:于帅日期:2015-12-09

一部《超能陆战队》(Big Hero 6)着实让里面萌圆萌圆的暖心机器人——大白(Baymax)火遍了大江南北。在电影中,大白是一个呆萌的健康机器人,能够快速扫描,检测出人体的不正常情绪或伤痛,并对其“治疗”。而这部动画电影在不经意之间也赶上了当下国际和国内大热的智能医疗设备的浪潮。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众多知名PE/VC早已敏锐地嗅到医疗可穿戴设备这一巨大的蛋糕。据推算,作为可穿戴设备的最重要的应用场景之一,医疗领域至少占可穿戴设备50%的份额。根据市场研究机构BIIntelligence预测, 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销售规模将达到120亿美元;据ABIResearch的预测,未来5年可穿戴设备行业将进入爆发和普及期,预计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4.85亿台,对应销售规模为190亿美元;瑞士信贷的预测更为乐观:未来2-3年,可穿戴技术市场规模将由现有30-50亿美元增长至300-500亿美元。由此对应医疗可穿戴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至少达到60亿美元。而作为最大单体医疗市场的中国,2012年国内医疗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为4.2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15年这一市场将达到12亿元,2017年将达到4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0%。

然而,“大白们”虽然萌翻了投资界,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们其中大部分只能算作健康管理产品,与真正严肃意义上的医疗可穿戴设备还是相差甚远。现实中的医疗可穿戴设备通常是指可以通过传感器采集人体的生理数据(如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并将数据无线传输至中央处理器(如小型手持式无线装置等),在集中处理后再将数据发送至医疗中心,以便医生进行全面、专业、及时的分析和治疗。

而当下世面上大多数医疗可穿戴设备要面临一系列问题,如其所提供的数据的医用精确性、稳定性等能否达到要求?是否在卫生管理部门登记?是否符合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对医用器械的生产、经营、注册的条款要求等等。

专业的医疗可穿戴设备,从医学角度来说,确实存在需求,具体表现在:某些特定专业设备的小型化、智能化,可穿戴化,有助于降低患者疾病监测、就诊和诊后管理的成本。而对于慢性病患者,通过专业化的医疗可穿戴设备累积的长期健康数据避免了传统疾病日记的低效和不良依从性。

其实,回顾一下历史,所谓医疗可穿戴设备其实早已在临床上广泛使用,比如常见的HOLTER(动态心电图)、AEEG(动态脑电图),都可以携带在身边,事后使用电脑读取数据进行分析。此类产品可以称为电脑时代的第一代医疗可穿戴设备,其专业性毋容置疑,已被医学界认可,发挥着巨大的医用价值,只是在舒适、美观、易用、亲民性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但是,目前的医疗可穿戴设备是互联网思维下的一个入口,远远称不上医疗思维下诊疗工具的互联网版。随着传感器、无线通信、多媒体等技术的高速发展,未来的专业级的医疗可穿戴设备在保证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将向着时尚化和隐性化的趋势发展,嵌入人们眼镜、手表、手环、甚至服饰及鞋袜等日常穿戴中,甚至其中将有部分设备被智能程度更高的移动设备如手机、汽车等通过内置或软件化形式替代。

当前打着医疗可穿戴设备的产品如雨后春笋,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投资机构在对严肃主题的医疗可穿戴设备进行投资时还需抓住数据的可用性,更加长远、系统的去看待移动医疗的发展,进行全面的价值分析,“去伪存真”。毕竟,“大白”虽萌,但投资需慎。

(本文作者于帅,就职于建投华科,本文发表于建投华科官方微信订阅号“JIC智慧互联”。)

分享到: